第343章 还说你不是来砸场子的?_节目组失联,荒岛直播逆转人设
哥哥小说网 > 节目组失联,荒岛直播逆转人设 > 第343章 还说你不是来砸场子的?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43章 还说你不是来砸场子的?

  节目组失联,荒岛直播逆转人设荒岛求生第343章还说你不是来砸场子的?除了剧组成员外,苏哲还聘请了一位大厨,进行指导。

  但苏哲认为,李子柒成功的关键,不在做菜上。

  专业厨师教做菜的短视频这么多,肯定比她专业,也比她好吃,凭什么就她这么火?

  关键是李子柒的强大的审美。

  无论是乡村的风景、做饭的过程,还是本人的装扮、滤镜风格等,处处透着美感。

  就连平时做饭、做手工的桌子,都要布置好,绝不会出现乱糟糟的场景,并且不断更换,保持新鲜感。

  李子柒不一定是个好厨师,但一定是个极其出色的美术指导。

  所以在尝试复刻后,苏哲惊讶地发现,剧组里专业的美术指导,水平竟然比不上前世的草根李子柒。

  ——看似简单的创意,却能火遍全球,甚至连模仿者都没有追上,一定有着理由。

  苏哲很无奈,总不能让他对着记忆中的画面,慢慢复刻吧?

  他沉思了片刻,想起了孙梅。

  她作为《不能说的秘密》导演,处女作爆火后,一直在打磨本子,不敢随意拍摄第二部电影,害怕打断上升势头。

  但她在镜头美感上极有天赋,苏哲干脆把她找来了。

  孙梅来到现场后,剧组成员们都感觉十分不可思议:

  “苏总,你让孙导来拍短视频?”

  她好歹是20亿俱乐部的电影导演吧?虽然是抱苏哲大腿,但在圈内的身份地位却依旧很高。

  孙梅却任劳任怨,始终记得当初苏哲提拔她于微末之中的恩情,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:

  “苏总放心,我一定将【黄蓉系列】的短视频拍得美美的。”

  苏哲看她指挥布置的现场,终于放心了,感慨道:

  “孙导,你不会白忙活,这一系列的短视频,给你带来的荣誉和收获,或许比《秘密》更多。”

  孙梅不相信,但她一直是个老老实实干活的人,没说什么,就开始进入工作状态。

  苏哲也放下心来,在这个短视频剧组步入正轨后,便忙着去拍摄新一期《国宝季》了。

  在双雕拍摄期间,他一直参与着《国宝季》的录制,只是不再锋芒毕露,没再写歌。

  但没人敢小觑他,说什么“江郎才尽”之类的酸话,只是觉得他忙于拍摄,没时间写歌也很正常。

  而随着尤梦黎推出国风戏腔《凤求凰》,其他歌手也渐渐开始尝试着写一些中国风歌曲,这股流派的清风瞬间吹过华夏大地。

  一时间,乐坛无不谈论中国风,歌手都在练习戏腔。

  只不过绝大多数歌手刚刚接触中国风,写出的歌曲实在太差,和苏哲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线上。

  尤其是戏腔歌曲,一时间如雨后春笋,冒出无数,却只是为戏腔而戏腔,大多都是一场灾难。

  只有尤梦黎的《凤求凰》水平很高,得到了听众的认可。

  但她公开承认,受到了苏哲的私下指点,在他的帮助下才能写出这首歌。

  这也让乐坛和粉丝们更加崇拜苏哲,快要将他捧成一代宗师了,恨不得去他门下学习音乐。

  所以在他参加新一集《国宝季》时,芦晓敏求他:

  “苏老弟,你现在拍完电视剧了,能写歌了吗?再不写歌,咱节目收视率起不来啊!”

  苏哲好奇:

  “这么多珍贵的国宝,都不能拉高收视率吗?”

  芦晓敏小声说道:

  “说句ZZ不正确的话,大部分观众看电视是为了找乐子,不是为了接受教育。国宝好归好,但如果讲得太专业,对收视率的影响是负的。”

  她有数据支撑,在国宝环节、游戏环节、作品环节的实时收视率比较中,国宝环节永远垫底。

  通常,游戏环节最高,但也有例外,在苏哲有作品时,作品环节收视率最高,而且后期点播量遥遥领先。

  “宣传国宝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,但拉高收视率,还要看你!”

  听到芦晓敏的话,苏哲点点头,知道这是必然之事。

  别说普通观众了,就算是博物馆讲解员,下班了也不想再复习工作内容吧?

  他好奇地问芦晓敏:

  “这一期的主题是什么?”

  卢晓敏回答:

  “非遗传承。”

  苏哲呆住了:

  “非遗?有点难写啊……”

  不是有点难写,是他实在想不到关于非遗的歌。

  这也太小众了吧?

  芦晓敏却对他很有信心:

  “没关系,今天来了很多老师傅,都技艺娴熟,十分震撼。你多看看,就有灵感了。”

  苏哲:……

  他写歌不靠灵感,靠回忆啊!想不到就是想不到,能怎么办?

  但没办法,芦晓敏对他信心太大,他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。

  等一切就绪后,直播开始了。

  文传协自从被他七首歌压服后,根本不敢惹他,低调老实地介绍着非遗——糖画。

  这项非遗传承,直播间的观众们都很熟悉:

  【小时候庙会上全都是,只有十二生肖,但不能买,只能玩转盘抽,抽中什么生肖就给什么,我却从来没抽到龙!有点像手游,想抽到心仪的糖画只能不断氪金。】

  【现在景点里也有,花样更多了,也能指定,算是活得比较好的非遗吧?】

  【其实也不行,现在人都不喜欢吃这么甜的硬糖,造型的话,看看就得了,买的人很少,几乎都是小孩子。】

  录制节目的糖画传承者的是个老师傅,文传协认真地介绍着他:

  “这是钻研糖画五十年的廖师傅,一手糖画功夫出神入化……”

  华夏毕竟不是东瀛,换成鬼子,肯定浮夸地冠以“糖画仙人”的名号了。

  但意思也差不多,认证廖师傅是传承糖画的权威。

  老爷子很少上电视,有些紧张,不怎么说话。

  苏哲就善解人意地引导他:

  “廖师傅,你教教我们画糖画好不好?也教教屏前的观众们,让大家一起见识见识。”

  廖师傅紧张地同意了,但一拿到糖画勺,立即换了一个人一般,气定神闲,双手十分稳定。

  苏哲等人感到惊叹,观众们也一样:

  【哇,廖师傅拿到糖画勺以后,简直就像拿到钢枪的战士,瞬间有了大师风范!】

  于是所有人一起看着廖师傅一边熬糖,一边用小勺舀起糖浆,倾泻在白色光滑的石板上,糖浆便瞬间凝固。

  于是,他以勺为笔,以糖为墨,在石板上娴熟地画着十二生肖、孙悟空等传统糖画造型。

  苏哲等嘉宾特别捧场,用夸张的语气称赞着:

  “廖师傅真厉害啊!手太稳了!”

  “一会儿功夫,就将十二生肖活灵活现地现于石板上,这就是非遗糖画的魅力啊!”

  “廖师傅,你是怎么练出来的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ggxsw.cc。哥哥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ggxsw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